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福建雙門文化交流行收獲豐
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於7月30日至8月3日期間,組織雙門文化交流代表團到福建省莆田巿、仙游縣、廈門市、金門縣等地交流考察。此行由中聯辦台務部一級調研員何莉擔任參訪團顧問,本會會長李沛霖任團長,理事長崔世平和副監事長黎世祺任副團長。期間獲廈門巿台辦蘇藝雄處長、莆田市書記付朝陽、副書記兼市長戴龍成,仙游縣委常委林宇家、鄭碧娥、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蔡俊賓等高規格接待;並先後與華僑大學副校長王秀勇、仙游縣鯉聲劇團團長黃永志、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常務副董事長莊美華、金門著名攝影藝術家蔡顯國等進行交流座談。
李沛霖表示,澳門以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為定位之一,本次交流團走訪福建省多地並深入考察閩南文化、台胞在內地融合發展等情況,是為促進閩澳兩地文化交融互鑒、深化兩岸關係經驗互享,攜手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的一次重要實踐。
崔世平表示,行程中深入考察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莆仙戲、探尋媽祖信俗傳承脉絡與弘揚路徑等,對於福建在保育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方面的卓越努力與顯著成效深感敬佩。這對澳門應如何做好自身的文化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寶貴啓示和經驗。
黎世祺表示,交流團到訪華僑大學廈門校區時與該校澳門學生親切交流,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到澳門青年能夠獲得如此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平台,深感“一國兩制”發展下澳門所享有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機遇;期待澳門與廈門未來繼續加強教育、文化等多領域的互動合作。
交流團在莆田視察了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全程推動的木蘭溪治水工程,了解當地木雕技藝、狀元文化、參訪湄洲島媽祖祖廟;在仙游縣與莆仙戲工作者深入交流;在廈門考察華僑大學辦學情況及科研成果、台資企業廈門建霖健康家居有限公司、惠和石文化園。行程後半段兵分兩路,半數團員在廈門繼續考察集美新城體驗館、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紀念館、非遺漆線雕藝術、“嶼見閩南•時光幻境”文化景區、胡里山砲台、廈門博物館;其他團員乘“小三通”前往金門縣考察,包括:金門大橋、瓊林聚落、天坑高洞、湖井頭戰史館、沙溪堡、古寧頭戰史館、北山播音牆、翟山坑道、水頭聚落等。
此次交流成果豐碩,不僅增進了澳門與福建彼此了解與友誼,更爲兩地携手弘揚中華文化、共築文化繁榮基石奠定了堅實基礎。當中,大多數團員是第一次來到金門縣,經考察島上豐富的閩式古厝、始建於明代的蔡氏家廟宗祠、戰地遺址、遠眺一水之遙的廈門等,讓團員們深刻感受到金門與福建同根同源、血脈相依的關係,以及當地民眾對祖國統一的熱切期盼和堅定信念。
參加交流團的還有: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會長劉金玲,協會顧問、旭日置業董事長林振强,協會秘書長吳慧群、副秘書長彭穎儀、常務理事郭敬文、張惠琴、劉麗妹、理事郭華開、李文娟、黃毅紅、許世儒及監事李雁玲等一眾成員,一行共23人。此次交流團得到澳門基金會部份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