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澳門文化產業論壇”
“2017澳門文化產業論壇”邀請來自不同地方的專家學者和本澳文創業者、學者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以社區產業和創意的視角,看待澳門城市中潛在的文化價值,利用澳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獨特的文化遺產和成熟的博彩業、旅遊業資源,發展澳門獨有的文化創新道路。討論如何活化澳門本地文化資源、地緣優勢,發展社區空間,集結社會資源,拓展文化產業腹地,利用新型科技手段等方式推動澳門形成獨特的區域品牌,促使澳門在不斷完善社會資源的同時,構建人性化產業佈局。營造一個創意、舒適,人才與資源集聚的環境。為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發展集思廣益。
“論壇”內容共分為一個主論壇,兩個高峰研討,論文發佈會,專家問策會及多場大師工作坊,今年更增設社區文創工作坊。
主論壇圍繞 “社區經濟與創意營造”之主題展開;高峰研討(沙龍對話)將圍繞“公共創意與人工智能”和 “社區資源與一區一品”兩個子題進行;大師工作坊邀請來澳參加論壇的文創業界領導者分享其文創創業之經驗,並與澳門本地文創人士深入互動交流,激發及鼓勵本地文創人士發展;社區文創工作坊邀請社區居民與來澳嘉賓共同進行大腦激蕩發想,發掘社區之文創資源。
論壇開幕式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產業委員會徐秀菊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務部徐莽部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陳炳輝副局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梁慶庭主席,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代表、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區榮智委員,澳門科學館董事長代表、澳門科學館邵漢彬館長,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李沛霖會長,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崔世平理事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向勇副院長共同主持。
徐秀菊副主席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由2010年正式啟動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工作,至今已經七年,期間政府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扶持和促進產業成長,並鼓勵業界、學術界以至社會團體開展多類型的人才培訓工作,在多樣性的資源支持和業界的努力下,澳門文化產業穩步成長,成為推動澳門經濟發展生力軍。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實踐,澳門以文化及創意孕育產業,在追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也須重視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社區經濟,透過盤活社區的內在價值,促進社區資源及優勢深化升級,將有助整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不同產業均衡發展。
向勇副院長致辭時表示,社區經濟是澳門文創發展在空間層面轉型突破的新階段。在澳門推動人工智能與社區營造,就需要實現人工智能的生命連接和價值賦能,實現社區經濟的綜合效益。澳門要發展人工智能與社區經濟,就需要澳門特區政府運用合理的宏觀規劃和合適的政策治理,去創造適宜的土壤、陽光、水分和空氣。人工智能驅動的新經濟需要實現,就需要有確保資料獲得的管道暢通、開放共用的工具平臺、產品孵化的市場機制、持續升級的應用研究和人才輩出的教育體系等一系列基礎條件。澳門為了發展人工智能驅動型的社區經濟,也需要制定有利於培育這些發展元素的長遠規劃和近期行動。
崔世平理事長致辭時表示,文化創意產業與社區經濟可有機結合。因此,本次論壇以”社區經濟與創意營造”為主題,以社區為載體,以現代技術和社區文化為切入點,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用社區發展作為帶動本地經濟的另一發動機,透過聯結社區傳統文化和社區創意營造,使社區文化再煥發生機,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主旨演講透過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合作,成功邀請了國內外在社區經濟與創意營造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並獲分享他們的獨特見解。主旨演講邀請了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何敬麟副理事長擔任主持人,由兩位教授圍繞著活動主題演講。第一位是來自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的鈴木伸治教授,他的講題為”橫濱的創意城市政策和創意產業的促進”,介紹橫濱市進行的一系列創意城市政策和舊城區中心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更提出如何促進舊市區的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第二位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黃鐵軍,他的講題為“通向強人工智能的類腦計算”,他介紹國內外關於人類腦計算機的最新進展以及視覺信息處理方面應用方面的工作。
“公共創意與人工智能”高峰研討(沙龍對話)邀請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向勇副院長擔任主持人,由五位對方嘉賓圍繞著活動主題交換意見。第一位是來自國內中文在線的謝廣才常務副總裁,他的講題為“文化元素IP化助力打造新澳門”,主要從澳門的實際出發,從博彩比較單一的經濟主體向多元化提出一些建議。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一是印象澳門:社區公共文化資源開發潛力巨大;二是中文在線助力社區公共文化元素IP化;三是社區公共文化元素IP化打造新澳門;第二位是來自國內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花建主任,他的講題為“五脈合一,創意西岸--以上海徐匯濱江文化創意集聚區為例”,介紹一個城市、一個城區,特別是作為濱海、濱水城市,應該在水岸地區更好地集聚文化、產業、創意以及遺產;第三位是來自國內百度集團百度雲計算事業部首席數據科學家的沈志勇先生,他的講題為“數據智能應用實踐-從互聯網到傳統行業”,介紹怎麼把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其他的行業中及一些大數據應用的案例;第四位是澳門科學館邵漢彬館長,他的講題為“人機協作如何改變營運及服務模式”,分享在人機協作的運營及服務模式方面,以科學館人工智能的應用為視角,介紹互動協作的案例;第五位是澳門勞工子弟學校鄭杰釗校長,他以“人工智慧和澳門教育創新”為講題,介紹人工智能在學校教學方面所做的應用以及未來可以預見到的圖像識別與教育結合。
“社區資源與一區一品”高峰研討(沙龍對話)邀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產業委員會徐秀菊副主席擔任主持人,由五位對方嘉賓圍繞著活動主題交換意見。第一位是來自台灣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創立人及董事長的廖嘉展先生,他的講題為“地方識別與地方特色產業—從桃米青蛙村到埔里蝴蝶鎮的社群經濟營造”,他認為在澳門,不止要以產業發展出發,怎麼讓社區的自我認同成為一種大家集體價值的共識之後的動人故事,而在故事的背後之產品才更具有加值的效益;第二位是來自國內鄉村建設者,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左靖副教授,他的講題為“另一種可能:鄉鎮建設”,他先把鄉鎮建設歸納成三個生產。第一個生產是所謂的空間生產;第二個是文化生產;第三是產品生產。他指出澳門如果跟貴州、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或跟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建立一種連接,可能是文化上、物產上的連接,這樣的話對於雙方都非常有益處;第三位是來自國內中國美術學院科研創作處的俞堅處長,他的講題為“島嶼與連接”,他表示正好因為澳門也是一個島,這個島既可以理解成一個地理的島,也可以理解成一個文化的島、一個政治的島,其討論到地方的複雜性,所牽涉到地方的發展問題、個人的生活態度和生活價值的問題。澳門有一個先天的優勢,它有開放的地位,怎麼樣把這種開放的地位,跟內地的連接,不僅僅是跟西南地區,也要跟沿海發達地區的社區互動;第四位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社區經濟發展政策研究組高開賢組長,他的講題為“淺談澳門社區經濟發展”,他表示要實現文化背景和發展潛力,這些是有獨特和不同的地方,對此,在操作的層面上,也需要高度靈活和彈性處理,每一項改善的措施都要因應社區的特色,具體的協調工作需要政府主導,社團協作。而另一方面,澳門可以將民族特色引入,然後在澳門再產生新的碰撞,而產生更新的一種文創的東西然後拓展這個空間。繼而,把新文創利用澳門這個平台更好的發揮,使得它能夠走出去,到葡語、內地的市場空間裡去發展,相信本澳的文創產業會有更大的發展;第五位是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林玉鳳助理院長,她以“人人都是“社”計師”為講題,澳門以後也可以參考美國,所有州長都會成立一個委員會,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報告,每個州怎麼研究州里面的資源,讓每一個州都可以發展一些本土的經濟。另一方面,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有小緬甸、小泰國、小韓國等,這裡面可以有很多的發展性,社區文創不僅是GDP的價值,還有文化生存的價值。
社區文創工作坊由澳門理工學院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暨研究中心主辦,藉著該工作坊向參與者帶出文化為本、創意為用,以創意產業支持社區生活、延續文化命脈,是社區文創產業的基本理念。活動由澳門理工學院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暨研究中心客座副教授于國華先生擔任主持人,他表示,路環民風純樸,深具社區特色,認為路環可創造一個與澳門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社區風貌。當中,路環荔枝碗舊船廠,更是見證了澳門造船業的興衰,認為特區政府與民間應藉此思考及討論,如何更好地發掘舊船廠的特色,結合文創產業,彰顯路環豐富的文化內涵,帶動社區經濟。
大師工作坊由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承辦,“cTalk x 大師工作坊”是“2017澳門文化產業論壇”內另一精品活動,共舉行二場,邀請來澳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分享文創範疇創新創業經驗。第一場大師工作坊於6月4日晚上8時開始,工作坊邀請到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創立人廖嘉展董事長來講解釀造文創的底蘊,他以桃米的災後社區重建重生為例子,給予澳門的文創產品發展的建議。第二場大師工作坊於6月6日下午1時開始,邀請到百度集團百度雲計算事業部首席數據科學家沈志勇先生來講解大數據技術各行業的探索應用,他在演講中介紹怎樣利用大數據結合線上和線下銷售,還解說以大數據的方式進行歌曲創作的有趣例子,講解如何利用大數據更好地發展業務。
論文發佈會由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承辦,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教授、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會計與財務金融系系主任劉成昆副教授、澳門旅遊學院趙偉兵副教授擔任論文評審;來自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陳岩、廣州美術學院張嘯、澳門城市大學丁錦浩分別對論文進行了展示,主題均以文化產業為主,如環境戲劇的媒介傳播、智能影像傳播、社區融合互動的研究。
“2017澳門文化產業論壇”的主題為“社區經濟與創意營造”,以澳門得天獨厚的資源為根本,以創新發展為理念,社區經濟建設為途徑,挖掘本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探討了活化及開拓新空間,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新型經濟。澳門文化產業發展具有極大潛力,具有獨特地理及歷史文化優勢的澳門,可在文化中發展內在動力,推動社區傳統文化,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充分利用文化遺產資源,使社區文化煥發生機,營造創意城市促進永續發展,推動澳門文化產業前行。
6月5日科學館會議中心會場氣氛熱烈,演講嘉賓高度重視是次論壇演說,演講內容集資料性、分析性與啟發性於一身。觀眾專注台上演講,即使活動稍有超時,觀眾亦逗留至完場。互動環節觀眾踴躍發言及提問,台上講者亦積極解答及提出對澳門文產道路具指導性的建議。另一方面,“論壇”之系列活動,大師工作坊、論文發佈會、專家問策會也得到正面迴響,每場活動皆坐無虛席。
經過一連三日在澳門的行程,外地嘉賓對大會安排表示讚揚,籌委會亦與外地專家學者取得緊密聯繫,建立關係,日後籌辦同類型活動時可望再次邀請他們到訪並對澳門文化產業發展發表見解。外地嘉賓亦希望未來將有更多本澳市民能參與其中,共同為澳門文創事業建言,推動本土文化產業的發展。
籌委會已向各地專家學者收集與“社區經濟與創意營造”題目相關之論文,並於2017年年底於內地編印出版論文集。就澳門地區而言,徵集工作從4月中展開,反應熱烈,截止6月中已收到多篇高等學校的教授及學生提交的內容摘要,論文全文提交截止日定為8月下旬。
6月5日論壇舉行後刊登過關於是次論壇活動的傳統報章共8份,分別為:澳門日報、正報、市民日報、力報、現代澳門日報、星報、澳門時報和澳門晚報。當中以澳門日報及市民日報刊登的篇幅最大。在澳門日報6月6日A2版上佔了四分之三版面,並屬“新聞焦點–共創文創”的專題報導;在市民日報6月6日第二版,文化產業論壇的篇幅占二分之一版面;報導除了介紹論壇背景和開幕式外,主禮嘉賓和主辦單位代表之致辭也備受重視,在6月7日出版的報刊均報導其致辭內容,並提出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道路及前景。更各有兩篇獨立報導講述高峰研討對話嘉賓及社區文創工作坊的演講內容,由此可見是次論壇獲得認可。
主辦單位:中華文化交流協會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
澳門理工學院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暨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產業委員會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
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
贊助單位:澳門基金會
場地贊助單位:澳門科學館
支持單位:澳門大學
澳門理工學院
澳門旅遊學院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城市大學
日 期:2017年6月4至6日
地 點: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會議廳(開幕式、主旨演講、高峰研討、社區文創工作坊)
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大師工作坊、專家問策會)
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大樓N221(論文發佈會)
參加人數:約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