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交流協會辦非遺文化走進校園傳播
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主辦“莆仙鯉聲迎中秋”系列活動,邀請到福建省仙游縣莆仙戲鯉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來澳獻藝,並於9月25日分別走進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及同善堂中學,舉行兩場“莆仙鯉聲學生體驗工作坊”,與師生互動交流,讓師生更深入認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藉此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和愛國精神。莆仙戲古樸優雅,唱腔豐富多變,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於二零零六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演出團隊走進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為60名師生演出《春草坐轎》選段,亦邀請同學到台上學習莆仙戲中的丑角、小生和旦角的動作要領,師生們對近距離欣賞演出,並體驗學習,感到十分雀躍,覺得機會難能可貴,可更深刻認識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此同時,演出團隊走進同善堂中學為100名師生表演《迎春牽狗》選段,獨腳戲一人擔戲,諧趣精彩,同學們踴躍參與互動,學習莆仙戲的動作、神態,師生們表示透過工作坊,認識莆仙戲的唱腔、音樂、身段和手法,引起他們對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之興趣。
中華文化交流協會表示,未來將舉辦更多交流活動,加强與內地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交流,冀弘揚中華文化,推動非遺之傳承。是次活動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贊助,福建省仙游縣人民政府、福建省仙游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支持。
分享至社交媒體: